"愛上經濟" 這本小說的原名,The Invisible Heart (2002), 擺明了就在諧擬Adam Smith的 invisible hand,也就是市場的力量。

乍讀之下,我並不喜歡前幾章的寫法,有種硬生生把經濟學家的理念套進小說人物的對話的突兀感,但是有些段落又巧妙的結合了文學典故,說明:「如果我們都只會勝利,不會失敗的話,『冒險、犯難』又有什麼意義呢?...夢想機器所製造的,根本就不是生命。這部只因為他是假的,更是因為他把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奪去了。我們的人生應該是『冒險、犯難、往前衝,決不放棄』才對。」(p158) 。我很喜歡這個觀點。

結果,今天讀到書後半1/4,才恍然大悟先前某些僵硬的刻板角色,其實都是書尾的伏筆;而人物主角的對話內容,其實在形式上對柏拉圖的《理想國》(Republic)致敬 (p.s. 其實,不指古希臘人,中國的莊子也用對話體,寫出了一則則發人深省的寓言)。至此,終於了解作者Russell D. Roberts如何架構這本書,搞懂後突然覺得這本書蠻好看的,寫法也令人佩服。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還沒有正式告知(主管介紹的)空少清教徒: "I'm happy to be friends with you, but it'll never be anything more." 但是今天看到他的email我真的傻眼了,這人好無趣喔!

這個月剛發現我可以順利閱讀經濟學人了,今天正沈迷在通貨膨漲、通貨緊縮的課題時,接到他千篇一律的來信: "我剛從___城市飛回來,__月_號我要飛哪裡,然後__月_號_點回紐約,之後要飛__城市。中間的空檔我打算參加教堂__點的活動,週日早上還有另一個教堂的活動,早上八點,你要不要一起來參加?“

吼~我沒有興趣知道班機時刻表啦。(每次都要講,還要寫給我耶,真是不厭其煩) 而且對不是教徒的人而言,週末早上要搭車一小時去參加8am的教會活動簡直是#$%*&..,其實我心知肚明,見面三次都不想讓對方碰你的手,雙方就註定不可能了吧!所以我的美國朋友(男性)說,幹嘛那麼煩惱,直接跟他說:"I'm not interested in you就好了, 反正你們一定朋友都當不成。“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海跨年後 「我該怎麼回家」:午夜十二點,新年倒數計時結束,數十萬準備回家的民眾全都傻了眼,地鐵站滿滿的人龍擠都擠不進去,且地鐵營運時間結束,想出來的乘客與想進去的乘客擠爆在站口。公車、計程車,班班客滿。搭不到車的人最後花一、二鐘頭走回家,有的則到廿四小時KTV、餐廳、咖啡廳暫歇,等清晨再搭早班車回家,結果統統爆滿,只好回到屋外漫步上海街頭

看了不禁想起,我最棒的跨年經驗是1999年在巴黎當交換學生那次。當時住在高等師院的宿舍,物理系助教Jean-Louis 招了五六個朋友進市中心,有人扛啤酒,有人扛汽水,前往香舍麗榭大道跨年。只記得街上滿滿都是狂歡的人潮,午夜一到,大家開啤酒香檳互相擁抱,大喊"bonne année“, 喝完的玻璃瓶直接扔柏油路上,沒幾個小時,整個路面便覆蓋了砸碎的深綠色玻璃(p.s. 巴黎的冬天不冷,很少下雪。)因為巴黎地鐵不像紐約營運24小時,回不去的群眾,很甘願的繼續在巴黎街頭飲酒作樂,等待清晨第一班地鐵。

當時助教也不過27、8歲,他的學生們都才20出頭,跟我差不多年紀。即使語言不算很通(我當時的法文只夠聽懂50%左右的對話),不過,年紀尚輕時容忍度很大,什麼party都可以玩;現在要是有人邀我再這樣跨年,老娘可不幹。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本篇為自high文: 以龜速閱讀了兩年基礎經濟學讀物後,突然發現,我看得懂經濟學人的分析在講什麼了!這篇用了很多數據比較,分析中國就算看起來像經濟泡泡,那也絕對和日本的流動性陷阱不一樣。

日本1989年的泡沫經濟起點,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和中國的經濟分析,是我最近很有興趣閱讀的課題。

Picture 2.png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進度那篇時正值2009年3月、我剛被D公司裁員。當時美國失業率8.1% ,是25年新高。想不到,我五月在新公司上任不到半年,10-12月的失業率居然維持在10%左右(26年新高),害我回台灣時家人都很擔心:你休這麼長的假,回去還會有工作嗎?

雖然大家可以接受(1)股市先反彈﹐(2) 然後是經濟活動﹐ (3)再來才是失業率下降,但,達到那個第三階段究竟要多久?我也擔心2010年會不會再次碰上裁員... 若2009-12-30這條【美面臨10年高失業率 低工資增長】預測為真,我應該乖乖待在目前這家engineer firm, 千萬別亂動呀~

美面臨10年高失業率 低工資增長 (大紀元記者朱蓉兒編譯報導)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嗚嗚,12/11 (Fri) - 1/8 (Fri) 的年度假期結束了。

即使依依不捨,好歹我也完成了許多重要事項:參加同學婚禮,更新美簽,和不少朋友見了面,看中醫調身體,跟媽媽去了柬普寨的吳哥窟,也在短短的假期中K完3本小說、一些漫畫,以及和6本+的心理勵志類的書籍。(包括規則女郎,哈哈。其實這本20年前出版的書寫得很好,字句都切入重點、沒有廢話,而且核心原則放在:“愛別人,也請尊重自己“。至少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值得一讀。)最戲劇性的,還是在離台前一天開了台銀的理財帳戶。

全民瘋基金的2003-07年,恰巧是我研究所畢業後工作最痛苦的四年。由於生活不穩定,沒什麼存款,也可能隨時會搬回台灣,省下來的錢便全部先放定存再說。想不到,這決定卻讓我在08-09年僥倖躲過金融海嘯,相對的,目前也面臨利率≒0的問題。考慮債卷之後,現在得賭2010年下半會不會有通貨緊縮的跡象...(p.s. 雖然說不懂的東西不要碰,不過外匯、債卷這種東西嘛,不碰就永遠不會懂,碰了就得繳學費。)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