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四月要開建築燈光設計工作室了,開始備份在公司的作品範例(只要是我做出來的圖,版權就是我的),也開始統計經手的建築類型vs. 花費時間的比例關係。如此一來,客戶跟我要費用建議書時,我才有個應對標準。
以下選出來的案子佔我過去一年九個月在這家公司工作量的50%,並且,我是唯一組員,沒有其他同事參與, 比較適合做分析基準。資料從最小面積單位排到最大,以面積/小時比100做基準點,很明顯可以看出比值不到30的建築案例類型:公寓,showroom, SPA, 健身中心,收費時薪必須是基準點的三倍,才不會賠錢。因為這類案子都是細節,燈具種類特別多的建築類型,要花非常多時間,才能完成小小和約範圍內的設計。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原先計畫保留全職的工作,一邊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等接案量夠維持獨立開銷時再離職。但Jason說,這通常會違背公司的兼職政策(兼差不可以跟本業同領域),被發現的話可能馬上被開除。再說,就企業倫理上,儘管現任老闆的客戶私下來找我,我也不能接。要面面俱到的開業,得考慮以上限制才行。
至於我想合夥的日本設計師,深談1小時後,她的經驗之談是:「你還年輕,再換一家公司磨鍊財務,預算,和約,企劃書怎麼寫吧!我跟你一樣專長在大規模的燈光規劃案,但一個人開業很難接到很大的案子,只有小住宅,辦公室翻修這類可以做。何況大部份時間都不是做設計,而是處理雜七雜八的文件往來。我也很想念這些輝煌的過去… 比起來,做僱員設計師比較輕鬆啦,好歹你專心做設計,還是可以過得很開心。」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今年一月開始便常常加班,公司的案子大增,似乎是景氣回復的好兆頭。儘管我們40小時以上就有1.5倍時薪的加班費,但80%的案子都是企業辦公室,用的燈具就那幾種,完全是cookie cutter design。同樣的手法重複第5,第6次之後,我對這種沒創意的工作 開 始 厭 倦,失 去 熱 情 .... ... .....。
從前我不知道自己的個性不喜歡穩定,直到2011年想申請MBA, 訪談了幾個商學院的人,才發現「為大企業服務」,「創造可預測的穩定」,根本不適合我的個性。儘管想要有更高的收入,但以上工作性質都不是我的選項,創業又不需要MBA,後來就把注意力轉移到開公司上: 花很多時間和開公司的朋友混party,所有showroom 酒會我都儘量參加,看燈具,看家具,參觀別人的設計,聽演講,看表演。2011下半年我達到前所未有的party高峰,早上上班時間也從9:15, 9:40, 一路後延到10am.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http://filmsdefrance.com
米蘭昆德拉在「簾幕」中的第三部提名為「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其中有個課題名稱是「只有小說才能說的事情」。「世界的每一個早晨」當中的音樂家主角也在追求「只有音樂才能表達的事情」,而且他的耳朵,他的演奏,表達的是情感,過去的時空,甚至是我們都不存在之前的自然,風聲,水聲。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