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我對老電影興趣缺缺,總覺得以今日的水準看黑白片,音效、品質很差,沒有什麼耐心看下去。直到兩年前在研究所旁聽了法國新浪潮電影的課程,有系統的看了一系列的楚浮、高達,才發現這些黑白片充滿令人驚訝的原創性。連聽起來莫名其妙的片名《四百擊 The Four Hundred Blows (1959)》,也讓我看完電影後暗叫「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經過研究所的一番洗禮,我比較有耐心去看待所謂的經典了。

兩週前、聽教授義大利電影解析的Ale小姐推薦,說MoMA這一季辦的Rossellini回顧展非常難得,我就遠道去看了1947年首映的「德意志零年 Germania anno zero」,以及Paisà (1946). 前者是部德語電影,後者是美語、義大利文、德文交錯的二戰戰爭片;這些語言交錯的片子要翻譯翻得好,還真有挑戰性啊!Ale小姐就說,NYU館藏的德意志零年就譯得有夠爛,不懂德語的人一定看不懂故事怎麼會這樣發展。MoMA的Rossellini 回顧展有下功夫整理過畫質、譯本,的確是很難得。

這兩部片中,我喜歡Paisà遠勝過Germania anno zero。Germania anno zero的主題(對我來說)講的是雙重背叛;裡面那個戀童癖老師,還讓整個情節增加很多潛力,像顆不定時炸彈似的搞得觀眾緊張兮兮。

Paisà則是一連串二戰期間的小故事,像項鍊一樣的被串在一部片裡。

故事架構隨義大利境內的二戰戰事發展,一路往北推進,故事主角依序是西西里島上聽不懂義大利文的美軍,拿波里的孤兒,佛羅倫斯的妓女,還有保守得可笑的修道院小故事,最後以十幾個被德軍殘酷處決的英美士兵的故事作終。每個城市發生的小故事大概都20分鐘左右,每段故事的臉孔都不同,由非專業演員擔綱。

看完這部片,深深佩服Rossellini實在是個很會講故事的導演,1946年他已經快四十歲、正是成熟多產的時期。半世紀以後的人再看他的作品,還是對他看世界的眼光覺得很驚訝。



※「德意志零年」的中文簡介看這裡:
http://hk.geocities.com/mac0706/allfilm/gzero.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