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蔡P興致勃勃的要拉我參加曼哈頓區的法語對話練習班(說穿了是讓那些法語文化圈的人social用的),我苦笑著,心想「用初級法文能夠哈拉什麼?想釣人的話也不需要會說法文吧」。

這是她的個人選擇啦,對於一心要脫亞入歐、努力social 的蔡P,我其實心裡想著的是:「並不是學了西方語言也就學到了那種思惟方式;邏輯、推論和思辯是需要被訓練的。」

尤其今天看到兩篇關於法國高中會考(Baccalauréat 、簡稱Bac)考題的文章,讓我赫然對這個看起來懶散又頹廢的國家生出了敬意;文化的精髓不在於語言本身,而在於用那個語言思辯的方式。

其之一:2007法國高中會考考題

其之二:人能否不要國家?


還有我google到的BAC舊考題:
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解影 Email:chaiing19712000@yahoo.com.tw
日期:2004/3/9 下午 05:48:26
主題:法國高中會考考題

以下是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題目 真是可怕的題目
難以想像高中生能答的出來 不曉得大家能答的出幾題
我看我去考的話 先不考慮法文能力 每科一定在30分以下


哲學教育在法國
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通常在6月中旬,簡稱bac (baccalaureat )。
大學錄取是依據高中畢業考試成績。有的大學有自己的專門考試,稱為concourse。
法國的高三分文、理、經濟三科,2001年的作文考試各科均有三題,每科各選一題回答。

文科
1“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2 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
3 試分析休謨論“結伴欲望和孤獨”一文的哲學價值。
休謨說:“‘結伴’是人類最強烈的愿望,而孤獨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懲罰。”

理科
1 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
2 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局限?
3 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學含義。
盧梭說:“我們對同類的感情,更多產生於他們的不幸而不是他們的歡樂。
為共同利益聯繫在一起的基礎是利益,因共處逆境團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感情。”

經濟科
1 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
2“給予的目的在於獲得”,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則?
3 試分析尼采論“罪行與犯罪”一文的哲學意義。
作者在文中提出問題:“輿論在了解了犯罪動機和作案具體情況後,即能遺忘錯誤。
這種現象是否有悖倫理原則?”


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關於BAC的解說

【資料來源】http://www.franceutile.org/ReadNews.asp?NewsID=358

2007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主要數據
Les chiffres-clefs du baccalaureat 2007


一年一度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相當於中國的“高考”)已於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拉開序幕。整個考期將一直延續至6月22日。


根據法國國民教育部公布的消息,今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有幾個革新之處:首先是在技術類會考中設立了一個名為“管理科學與技術(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la Gestion – Serie STG)”的新專業類別,考生首次需要通過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口試和筆試;而且還增設一門名為“組織機構管理(Management des organisations)”的新考試科目;約有9萬名考生將通過這一新的技術類會考。其次,職業類會考包含9個新專業,其中7個經過改造的專業,2個新創設專業。



今年報名參加會考的人數總計為621 532人,其中普通類會考(bac general)327 590人,占52.7%;技術類會考(bac technologique)170 907人,占27.5%;職業類會考(bac professionnel)123 035人,占19.8%。


在327 590名普通類會考的學生中,有60 940人(占18.6%)選擇文科(Serie L),104 267人(占31.8%)報考社會經濟學科(Serie ES),162 383人(占49.5%)報考理科(Serie S)。

本屆會考考生中,年齡最小的為12歲11個月,最大年齡70歲。


本屆會考共出各類考題4 000份(其中40%為備用考題);共調動閱卷教師127 685人;他們將評閱4百萬份考卷,並評審近1百萬人次的口試。2007年高中畢業會考在法國國內4 366所高中設立考場,另外還在71個國家設有考點。



共有22門外語可供考生作為必考科目和選擇科目選擇;另有23門外語和11門地區語言作為選擇科目可供選擇。


閱卷教師每審閱一份考卷視考試科目可獲得1.49歐元或1.86歐元的津貼;每4小時口試可獲津貼37.26歐元。


按每位考生計的全國平均組織成本費用為:普通類會考55.40歐元;技術類會考71.40歐元;職業類會考61.20歐元。




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歷史演變

L’evolution du baccalaureat français


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Baccalaureat或簡稱Bac)由拿破侖於1808年3月17日下令設立。它是法國中學學業的最高文憑和進入大學深造的必備通行證。按法國的教育體制,高中會考文憑屬於高等教育的最低文憑。


在路易十八時代,高中畢業會考成為一種名副其實的制度,一個上大學和從事自由職業的必由之道。那時,參加口試的考生需在500個問題中抽簽,選擇一篇需解釋的文章和一個問答主題。拉丁文曾是一個必考科目。而現代會考形式則始於1882年。


在很長時間內,取得高中畢業會考文憑的人數曾屈指可數,而且當時幾乎沒有女生獲得這項只有社會精英才能擁有的文憑。1850年時僅4000人擁有文憑,1922年:9000人,1935年:12000人;1940年:30000人;到1975年已超過175000人,1987年則達到了268000人。五十年代以前,只有5%的高中生能夠通過會考。經過歷次改革後,目前的高中畢業會考錄取率已經達到80%左右。2005年的錄取率為80%,2006年為82.1%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


但是,按每一代人,也即每一年齡段(tranche d’âge)人口比例計,擁有高中畢業會考文憑的人的比例,1906年為1%,1992年超過50%,2006年達到64.6%。


隨著法國教育的普及和發展,高中畢業會考文憑已不再是高不可盼的學業文憑。但是,它卻依然在法國人的心目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像征意義。因為它是年輕人告別青少年時代,走向大學、走向獨立、走向社會的開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