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沒想過唸完研究所之後,還會在米國留這麼久,久到回高雄都沒伴了。所以每次回台灣,最精采的行程就是跟久未見面的朋友和同學相聚。


我的朋友都移居在台北,所以北上一趟都要約得滿滿的 (也吃得肥肥的)。上禮拜四情人節當天,我臨時決定要陪性學研究所的Nina去錄影,晚上則約了大學同學S吃飯 (我跟大學同學好像沒什麼緣分, S算是我唯一有聯絡的)。


原先只想搭高鐵當天來回,後來在MSN上約到了康州的研究所酒友,加上舅舅又在新竹幫我排了一場相親飯,原先一天的行程就成了兩個整天。


從翻譯研究所的D, 到性學研究所的Nina,吃素的S, 以及三位研究所認識的朋友 (分別是理論物理博士的H, 神經內科醫師的D,以及MBA的戴先生 ),每個人的話題深度都讓我大開眼界。


北上時我住Nina家,一進門,滿架精采的書單和影集蒐藏就讓我如入寶庫,直說「你們忙沒關係,我只要有書看就可以消磨整天」,還真的就在一天之中K完了她的搭檔B推薦的「情感行銷的符碼:消費.生活.文化」。這本書呈現的是一個法國學者眼中的美國文化符碼,他的意函解讀可真是犀利。縱使他的觀點還是讓我或多或少感覺到法國人的傲慢,但整本書都像是在驗證我辦公室裡衝突又並容的法美情節,非常有意思。


此外,Nina和她的搭檔B都是研究學者型的人,同時也有著超強執行能力:要學脫衣舞,他就會找好資料真的飛往倫敦學上兩個月;要出書,就會排定計畫按進度寫出來;要開工作室,就會自己張羅場地、排課程、找老師。說了就會做到的效率和意志力、讓我萬分敬佩!


(畢竟我看過太多嘴砲型學者,大部分都邏輯不清,導致我偏見的認為、光說不練的人不值得信賴。)


至於情人節當晚,我和大學同學S、他先生共進晚餐。S的先生是大我們三屆的學長,聊起很多人的名字、他們後來的發展,真的很像老人聚首話當年啊。尤其談起誰誰誰現在哪裡教設計課,誰結婚了、誰轉行了,誰又在什麼場合碰到誰,說來雖然八卦,但是從評論當中 (有不以為然的,有深覺實至名歸的),我還是覺得腳踏實地的人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以及自我檢視。



原先應該是夫婦倆享受浪漫的情人節大餐,結果因為我臨時決定北上,讓他們破費招待了慶城街的JOYCE CAFÉ ,結帳時三個人五位數的消費額著實嚇了我一跳,暗忖「哇~ 這價位直逼米其林二星的David Bouley呀」。


而且老喊著要減肥的我,當晚還是照點肥滋滋牛排與加州紅酒 (他們的caberet sauvignon稍嫌過甜),那種脂肪和糖分可是餐點中熱量最高的一種組合!

不過一年才碰一次面咩~ 就放肆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