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經濟" 這本小說的原名,The Invisible Heart (2002), 擺明了就在諧擬Adam Smith的 invisible hand,也就是市場的力量。

乍讀之下,我並不喜歡前幾章的寫法,有種硬生生把經濟學家的理念套進小說人物的對話的突兀感,但是有些段落又巧妙的結合了文學典故,說明:「如果我們都只會勝利,不會失敗的話,『冒險、犯難』又有什麼意義呢?...夢想機器所製造的,根本就不是生命。這部只因為他是假的,更是因為他把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奪去了。我們的人生應該是『冒險、犯難、往前衝,決不放棄』才對。」(p158) 。我很喜歡這個觀點。

結果,今天讀到書後半1/4,才恍然大悟先前某些僵硬的刻板角色,其實都是書尾的伏筆;而人物主角的對話內容,其實在形式上對柏拉圖的《理想國》(Republic)致敬 (p.s. 其實,不指古希臘人,中國的莊子也用對話體,寫出了一則則發人深省的寓言)。至此,終於了解作者Russell D. Roberts如何架構這本書,搞懂後突然覺得這本書蠻好看的,寫法也令人佩服。

能把經濟學家的觀點陳述得如此明晰,這本和"常識經濟學" (Common Sense Economics, 2005. by James Gwartney, Richard L. Stroup, Dwight Lee) 旗鼓相當,都很適合入門者:能把複雜的事、用普羅大眾都能理解的簡單語言說出來,這才是作者功力所在。而且說實在,原則就那麼幾項,能帶領讀者用經濟學家看事情的角度、重新思索社會現象,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