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齊二張W2 form, 要準備報稅+退稅了。把2009年在兩家不同公司的收入加一加,算起來比2008年還少了15%,畢竟失業1.5個月,年底又請了1個月的無薪假回台灣休息,等於有2.5個月完全沒收入。加上09年去了香港和吳哥窟旅遊,存錢很慢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寫年度存款報告給母親大人時,發現收入儘管有XX千美金的高低起伏,每年能存下來的卻不是相等的XX數額,而是XX的30%。以過去三年的數值做比較的話,反而是薪水最少的第一年,存得卻最多(忙到沒時間花錢,沒空娛樂)。所以很奇怪的,薪資減少15%, 降回剛入行燈光設計的水準,對我存款的實際影響確只有15%*30% ﹦ 4.5%,看來真是微不足道。所以嘛~上禮拜幹嘛為2010年年薪被減兩千那麼光火啊!?

而且真要算的話,我在紐約能存下來的錢也不過跟在台灣能存到的差不多;即使美金的年薪換算成台幣很嚇人,稅後拿到手的只有70%左右, 加上高昂生活費和健保費用,每個月能存在手邊的現金,不過跟台灣上班族相當而已。不過,經手過很多知名專案後,我已經體認到,在紐約工作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存多少錢,而是讓你累積的資歷、生活經驗,在未來都可以變成你選擇的自由。

名校學歷也是,不見得能讓設計師有較高的收入,但跳槽時,美國人理所當然的會把學校知名度列為錄用考量之一;於是、要不是有文憑助我一臂之力,我這種沒綠卡的外國人,哪能從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並存活到現在呀。

回顧過去幾年的帳目、薪資和存款,再次體認到很多事不能用當下的損益來定成敗的;而且也促使我重新思索金錢概念以外的損、益對我來說是什麼。報稅季其實是有意思的檢討季節。

 

p.s. 一篇有趣的大陸文章,年收入6万美金的纽约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