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說:我從建築師Peter Zumthor的報導中,注意到攝影師Hélène Binet。她一貫的主題是探索光影,材料,與時間所呈現的氛圍。影像細膩,主題準確的程度,甚至捕捉到我在建築現場都沒有觀察到的紋理。同一扇窗,同樣的水泥牆,在不同的光線下有了不同的粗細與對比,強光下非黑即白,牆面如此細緻; 當漫射光灑入室內,牆面與水泥框的粗糙表面展現出材料的風霜感與勁道。陰影層次越多,眼睛能觀察到的質感也越多,這張照片就是很好的說明。

Screen Shot 2013-05-04 at 9.44.08 PM

大一下學期建築設計課的第三個題目是「建築中的光影」。周一發題時,為了讓組上同學知道老師的期待,我列出Hélène Binet網站中的這些建築師名字,要求學生以這個網站,這些大師的名字,作為隔週案例分析的材料,而且每個案子都要找出照片的那張剖面圖:「請學著用建築攝影師的角度看建築,用建築師的角度看攝影」。加上我另選的三位重要建築師,名單如下:Alvar Aalto •Steven Holl •David Chipperfield •Peter Eisenman •Sverre Fehn •Zaha Hadid •Louis Kahn •John Hejduk •Le Corbusier •Sigurd Lewerentz •Daniel Libeskind •Tadao Ando •Studio Mumbai •Peter Zumthor

圖說:Peter Zumthor的Thermal Baths Vals 溫泉旅館. 我要組上同學練習讀剖面圖,指出照片一角在平面圖中的位置,以及剖面中的什麼設計造成哪一種光影效果。多參考名建築師的圖學,對學生也很有幫助,不然一般人很難理解哪些線要重,哪些要輕,圖面要怎麼做出層次感。

Therme Vals thermal baths peter zumthor2  

三天後我到大東圖書館找設計案要用的資料,入迷的把Peter Zumthor的演講集Atmosphere一口氣讀完。剛好他在這本書裡舉的例子,就是用攝影中的氛圍進入「空間」,捕捉設計的特質。我心裡不禁竊喜,之前誤打誤撞的用上了Zumthor的方法派作業給學生。

r0011108  

接下來我上網查了他獲得2013 RIBA建築金質獎章的演講,不斷強調 "architecture is not about form"(建築無關形式),"it's about emotional space (建築是情感空間)... it's about materials, it's about light and shadow"(建築是關於材料,光與影)。 演講中提到,1999年他在哈佛GSD的設計題目就叫做 "the house without form",由基地的情感,醖釀出空間的特性。

Screen Shot 2013-05-18 at 9.28.47 PM

左圖:Peter Zumthor在RIBA演講中使用的最後一張照片。多虧了數位錄影與網路傳播,現在坐在家裡就可以透過網路聆聽大師的演講。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歐地區用負片洗過黑白底片的人會發現,他們沖洗出來的色調要比台灣暗沈很多,而且一律是霧面的。如果台灣的曝光是+2,西歐人的曝光值幾乎是-3,就像左邊這張照片這麼暗,呈現古崎潤一郎「陰翳禮讚」那樣的光影特質。2000年數位相機普及前,我在巴黎當交換學生; 第一次拿到沖洗的黑白照時驚訝地發現,在這麼暗的色調中,反而呈現出更多的細節。洗相片的明暗差異也反映在燈光設計上,台灣(或許華人文化圈都是)喜歡越亮越好,以至於空間中陰影的層次都沒有了。其實不要那麼亮,讓陰影,質感自己去說話,讓光線出沒在房間各種不同高度與角落,是促進空間美感最棒的方式。

忙碌的五月份因為拜讀Peter Zumthor演講稿而到心靈的寧靜。有時不確定自己教學的方向,就會想想他樸實的建築理念。儘管學生交作業最愛的是Zaha Hadid, Daniel Libeskind, 充滿銳角,折線,傾斜牆壁的戲劇性空間,石破天驚的造型,最容易吸引大家注意力。但多年之後,我希望他們能欣賞更本質性的空間,更謙虛地聆聽材料所傳達的訊息。像 Arvo Pärt的音樂,比方說Te Deum,那麼深沈,和 Zumthor的作品一樣,帶給人本質上的寧靜。(附帶一提的是,「修女與戰士」的電影預告就是用Te Deum. 不過這題材相當的石破天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