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這個展覽不能照相,以下圖片來自於www.zimbio.com。右邊那件白衣服全部是剃刀貝(Razor Clam)作成的,穿起來一定很重,走起路來一定鏗鏘有聲!
和朋友一起去大都會美術館 (MET)看了Alexander McQueen(1969-2010)的回顧展,出人意料的,週日下午3:30分到,居然要排隊45min 才進得去。印象中我沒見過MET有這麼熱門的展出。事實上這個展也的確很棒,把McQueen最傑出的作品依主題呈現。即使我過去幾年都會去他的店裡晃晃,但是ready to wear系列遠不能和haute couture的天馬行空創作相比。
在人群簇擁中慢慢瀏覽,我想大家都深深為McQueen的剪裁,創意所折服。策展人也展出了主要作品發表時當年的影片。他的服裝發表會總是搞得像另類MV拍攝現場,有從空中吊鋼絲走的服裝秀,也有以馴獸師主題的服裝秀,每一場都是別出心裁的舞台表演,而且是很棒的舞台表演,那樣驚人的創意讓我深受震撼(有些發表會影片在youtube上查得到)。
展場第一區是他較早期的作品,不可思議的精妙剪裁和抓皺的工夫,展現的是McQueen16歲就開始做裁縫所下的苦功與天份。
下圖: www.signature9.com。策展的3D效果圖非常接近現場效果!
上圖是效果圖,下圖是實景。
第二區是鏡廳,整個展場被斑駁的玻璃鏡子包圍,像是回到18世紀的歐洲。這區的主題比較陰森,都是黑色烏鴉,羽毛,夜行者之類的主題。
接下來的展區有許多箱子般的隔狀物。從策展的3D 效果圖可以見到,這個展區有飾品,發表當年的video, 以及最後完成品。
這區的作品主題像是「禁錮」。瞧這皮革馬甲繃得多緊!
盔甲,人造物,是這箱子區的主題。
加上一系列以檀香扇為主題的服裝。
接下來是蘇格蘭區。他在這個系列大玩格子紋章,畢竟McQueen帶著蘇格蘭血統。下圖是他1999年在紐約參加 VH1/Vogue Fashion Awards的留影。
與蘇格蘭區相輝映的是這區,非常古典,這兩個主題位於走道兩邊。
下圖: www.signature9.com。策展的3D效果圖。
接下來的區是非洲區。下圖還是來自 www.signature9.com的策展3D效果圖。
之後的區我比較印象模糊,只可能從網路上搜羅印象中展場的照片。
很久沒在美術館看到這麼讓人熱血沸騰的天才作品展覽了。年紀輕輕40歲就自殺身亡的McQueen, 你多麼的不快樂,又多麼的天才啊!
p.s. 昨晚在北歐party碰到瑞典來的時裝設計師,問起「你看了McQueen展沒?」 他的反應是「看了!你有沒有掉淚?看到這些天才洋溢的作品,我感動得快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