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小學同學洛可可,針對蔡P、Jason的評論、小心翼翼的問我說:「有沒有可能她們在衷心的建議一個你更適合的方向,雖然表達的方式可能很讓人討厭?」

我大致上也是重複了之前的堅持:「就算我再怎麼不適合某行業,這是我的人生,我自己負責,與蔡P或任何前輩的意見都無關(前輩的意見不見得是對的)。」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最近我的職場衰事實在太多了,今天連蔡P都來湊一腳。

只因為我們對Bam Cafe的評價不同,蔡P覺得那個設計醜到罪大惡極,我卻覺得還可以啊,她就對我說出“看來你不適合繼續做設計,對型一點敏感度都沒有“的話來。而且還在吃晚飯時繼續講“你不適合實務路線、為什麼不轉行“之類的。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其實有天生反骨的性格,最近這兩週,經歷過跟瑪莎頂嘴 + Jason的爭執之後,有好好檢討自己的行為。不過今天的某個小對話,讓我越想越覺得... 我跟Jason的冷戰,不屬於這個範疇。

Jason今天舉例說明,我們某案的藝術顧問A和B兩人,關係就像他和我一樣,一個是常常旅行不在的老闆,一個是負責回email、管行政的部屬。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因為文化上的差異,我發現西方人雖然不會探問你的隱私,但是稍微熟一點的話,他們就會一股腦的跟你分享個人生活意見與計畫,甚至是家庭照片,有時真是到了多嘴的地步。

華人剛好相反,不管熟不熟,都愛問你在做什麼、賺多少錢、在哪裡兼差,卻很少跟人分享自己在幹嘛。所以所以剪頭髮時我通常避免跟理髮師聊天。即使要聊天,也會睜眼說瞎話。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平常去YMCA運動,覺得男女比例差不多都是1:1, 不過感覺上,會花錢另外找健身教練的好像都是女性。今天就問了我那個年輕的教練:「你的客戶群裡面,男女比例是怎樣的狀況啊?像我們辦公室,找教練的都是女生呢!」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我又被Jason痛婊。冗長的細節就不說了,反正起衝突的原因照舊是被Jason嫌我們junior的動作慢、junior沒經驗。廢話!有經驗的人當然動作快,那薪水等級也不一樣啊。

Jason基本上不信任年資比他少的人。即使他判斷錯誤、記錯事情,他都不自覺會怪到年資低的人身上。沒經驗的菜鳥被欺負也就算了,還被嫌說:「HVAC這些的配置細節你都沒注意,你念建築那麼多年到底念了什麼?」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