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兩年,因為案子幾乎都在中國或香港,我跟紐約本地的業務就都沒搭上線,頂多會露臉參加reception party,白吃白喝一頓。怪的是,轉職以來,連不認識的業務接到我電話都會問:“ 你以前是不是在oo公司?現在跳槽到xx公司了呀...?“


我不只在電話上被問過,人家回email時也會順便問:“你以前是不是在oo公司...“;一開始會窘得不知道說什麼好,講什麼都不對,現在倒比較坦然的說“是呀,才來第四個月,請多指教~“之類的場面話。


我就問同事M先生,全紐約那麼多燈光設計師,為什麼業務會知道我這種小咖跳槽的事? 他的回答是,廠商業務趴趴走,哪家辦公室的情報他們不知道?我說,可是負責oo和xx的業務又不是同一個人,誰會沒事記得一個不在業務範圍內的燈光設計師?而且又不是個能給他們project credit的人。


M說,圈子就這麼小,要不知道也很難吧。不過我對這個答案不滿意,如果說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們對誘因做出反應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那我的跳槽提供了什麼好處(誘因)讓他們去注意這件事?有些業務我連面都沒見過呢。


今晚參加了一個燈光的白吃白喝reception party,意外的碰到N君帶著男友R出現。他每次看到我都很高興的過來親兩下,問我好不好,習不習慣新公司;我就順便問了他同樣的問題,N的回答更怪了。


N說“你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業務當然會記得嘛。“ R在旁邊點頭說,對啊,有些人沒有存在感,見過一百遍你也沒印象(然後表演站壁的香菇貌)。


N接著說,「大部分人都是沒什麼意見的,被欺負時尤其唯唯諾諾,但是你不是這種人。」然後轉頭對R說:「她很強悍的,she can speak loud when she needs to. 嘖嘖,我以前在辦公室見識過幾次,兇起來很有魄力,絕對不是被欺負就不敢講話的女孩子。」


記得胖胖J也這麼形容過我,但是N君也這樣講就讓我傻眼了,追問:「蛤?我是什麼情況下這樣?(原來我也是 house of drama的台柱啊?)為什麼我都不知道?」“ 結果食物來了,他忙著吃就不鳥我了, 留下我一頭霧水的繼續想:「問題還是沒得到解答,業務到底從知道設計師的跳槽動態中得到什麼好處?」


不諱言,日後跳槽,我如果能從遊走各公司的業務那邊得到情報是最好的,但真正難的是如何開口,符合外交手腕的探查我想要的線索。<(‾▽‾)>




【後記】N君說胖胖J已經出現倦勤的症狀,每個禮拜至少請一天病假,狀況並不是很好。如果換成是他跟那個討厭的德國建築師合作,他可能也會這樣。我離開四個月了,N也坦承他運氣好,換成他跟Jason那麼古板僵化的人合作,他不會想繼續待在過動兒老闆的公司。N的肺腑之言讓我很感慨,很多事情不是你自己能掌握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