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處【亞歷山大的勇氣】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uangacy/3/2986273/20030526101622/

這篇是重貼, 共分六部分: 1. 引言2. 台灣神話一3. 台灣神話二4. 父權迷思5. 中國童話6. 總結和書單推薦; 其中第六部分是回應讀者留言, 得到靈感而新寫的段落.

[註: 基於議題敏感, 為了避免"傷害"眾人愛戴的留學明星偶像, 為了避免使那些(留學神話讀太多)被蒙蔽而且不願見到真相的人受到"傷害", 這篇胡言亂語除了引用報紙的部分以外, 皆不用真實人名, 請勿對號入座, 謝謝!]

博士博 (po! 音同開瓶子的聲音), 了不起! (請用台語發音.) 台灣人有很嚴重的博士情結(可以稱為博士戀物癖 Ph.D. fetishism), 不可救藥! 特別是家族中的耆老和親族. 中國則是完全盲目崇拜, 病情更加嚴重. 但是台灣總不能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鴕鳥心態, 和對岸那個土人國家比吧.

華人的博士情結和學位戀物癖, 跟迷信"早慧" (小小年紀就「出國比賽」) 的儒家教育傳統有糾葛不清的關係, 也是因為這樣, 才有那麼多小魔女, 女孩, 天才少女, 陽光男孩等乳臭未乾的小小留學明星, 忙不跌地教育大家, 好像留學出國留學不僅僅是一道光環, 還是解決所有問題所有不順的方法! 於是, 中國, 香港, 台灣, 充滿了愛情不順, 事業不順, 甚至學業不順的鬱悶一族, 每天把出國留學掛在嘴邊, 把一眾垃圾留學明星的自傳捧在手心, 一個文化就此病入膏肓!

台灣的記者和中國的差不多, 不學無術, 無知亂報, 夜郎自大, 於是擴大了博士情結和名校(或美國)崇拜的效應. 而一些夜郎自大的暢銷書作者, 更是大吹法螺, 宣染這種效應.

這網路發達, 全球化蔓延, 資訊爆炸的時代, 為什麼錯誤報導和誤導資訊, 還有人願意照單全收甚至花錢去買? 大概就是因為解不開的博士情結和崇洋病作祟吧! 有人寫得高興, 大家買得高興,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本來也沒甚麼不對, 但是有勇氣的亞歷山大看不下去 (千萬別誤會, 不是嫉妒), 不免很有勇氣地跑出來胡言亂語一番. 這年頭名氣大學問就大, 講話就大聲, 我又不是名人, 講話沒力, 搞不好還被大家打; 所以我隨便說說, 大家隨便聽聽就算了.

[註: 已經講明, 這是一個有勇氣的無名路人的新聞台, 胡言亂語, 想打筆戰想打人的就省省力氣囉.]

茲比較以下四篇可笑的錯誤報導 (出自書, 報紙, 和網路), 搏君一燦.

==============================
1. 「取得美國N所名校的⋯獎學金,總額[高於]0.4 億新台幣!! 」—台灣神話

原來申請博士班能致富? 獎學金是這樣加的啊!?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有勇氣的亞歷山大不是早就成了大富翁!? 當年英國美國德國各名校的獎學金通通加起來就好了啊, 還有一路拿的各種研究獎助, 也全部加起來, 就一輩子不用找工作了, 那真妙.

大家都知道, 申請學校或申請工作, 每個人都會得到很多offer, 是很正常的事, 學校也會錄取很多個名額(包括候補), 然後每個人每個學校都有一番掙扎考量, 但是最後只可能選一個! 您聽過全都要的嗎? 所以怎麼能夠把各校獎學金全部加起來, 好像都在自己口袋了似的, 然後說身價幾千萬新台幣!? 再說, 獎學金的大部分還是入學校口袋 (就是抵免昂貴的學雜費), 還有如果是工學院, 研究經費實驗費也是直接上繳, 所以獎學金的大部分 (還有所謂研究獎助也是), 是學生連摸都摸不到呢! 真正入手的, 只是每月生活費 (stipend). 這樣怎能自稱拿到總額幾千萬新台幣的錢? 簡直好像操作股市發了一樣. 這就是故意 (或太過無知) 唬爛台灣讀者.

台灣出了一個姆唉涕男孩, 果然是乳臭未乾的男孩, 不是男士! 他出了本書, 以自己沙龍照為封面, 號稱是留美密技大公開, 但是說了很多不太通的話 (說給他去的那家美國名校的師長同學聽的話, 會被笑掉大牙), 完全反映台灣的諸多光怪陸離的博士情結和名校崇拜病. 更嚴重的是很多資訊有誤導之嫌, 似是而非.
書上廣告他很年輕「仍是一個陽光男孩!」, 那還是等成了「大人」的時候再來教導大家吧.

這本書, 屬於一個新竄起的文類, 叫做「藉分享留學資訊, 吹捧少不更事的作者」小說類. 同一類中的佼佼著還有中國那邊的哈佛女孩, 台灣的xx小魔女, 十幾個博士在xx大學 (只是博士班的學生而已竟然自稱酷博士), 在兩岸三地出書的哈佛小子 (大學部)等等. 注意, 這些書都有共通點, 那就是流行以美美的作者當封面, 跟影星的自傳差不多意思. 取名不外乎以金字招牌的校名加上女孩男孩小子之類的標題. 充分顯示自我吹捧的用意和不成熟的資訊 (乳臭未乾的女孩男孩). 於是出版社賺大錢, 作者享大名, 悲慘的是那些不疑有他買來照單全收的一心想留學的可憐學生.

世界各國多有名校崇拜情結的, 但是沒有一個文化圈有像華語圈那麼多的小小留學大師, 出書教人各種所謂策略和名校真相 (其實這些小女孩小男孩都還沒入學, 更別提成功念畢業). 奇怪吧? 也沒有哪個文化圈有像華語世界這樣有這麼多人愛出書教人怎樣在高貴的美國生活, 例如中國那邊的暢銷書, 《一個中國女人在曼哈頓》自吹自擂, 大意就是一個中國女人能在曼哈頓生活並且結交白種美國男人, 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他還有很多一系列的這種書, 不勝枚舉. 這個文化現象, 倒是社會學, 文化研究, 甚至教育改革等各領域的專家們可以好好研究的對象, 一定很有趣.

現在就來分析一下這本書為什麼可以稱得上台灣神話.

第一, 成功申請到大學或研究所, 人還沒去念, 八字還沒一撇, 就開始好為人師, 到處宣傳, 會不會太早了點? 在很多國家念高等學位, 都是很艱辛的蛻變過程, 不論是研究或實務路線, 都要專心致志地投入, 拼毅力拼體力, 非多年不為功, 最後還不一定能順利成功畢業, 順利進入該行. 還有太多學術領域的內容和專業倫理(professionalism, 例如學界運作方式)要學要適應, 所以, 剛申請到, 就像未進門的媳婦, 就到處宣揚可能是錯誤的認知, 非常危險. 這不是危言聳聽, 因為這些書確實充滿錯誤的資訊.

第二, 宣傳自己的手法, 若不是過於無知, 就是刻意欺騙大眾. 要慢慢細說從頭.

大家都知道, 美國名校給博士班入學學生獎學金package是common practice (慣例), 一般都是給四年到五年, 而且各校各學科各領域不一樣; 給兩年的也有, 之後就自力救濟, 找課教 (Teaching Assistantship / Teaching Fellowship), 或是找助理作 (Research Assistantship). 一般來說, 這doctoral fellowship package是一兩年或兩三年全額獎助和一些教課義務的組合, 除了普林斯頓大學某些人文學系, 還沒聽過給四到五年全額獎助完全不用教書的. 這跟各校培育人才的信仰不同有關, 有的認為最好專心作研究寫論文, 不要太早分心教課事務 (像普林斯頓); 有的則以為念博士就是要當教授, 所以從第一天起就要有專業訓練, 由做中學, 學習教課, 和學生互動, 寫評量, 改論文, 幫學生寫推薦信等等, 而且日後找教職, 教學經驗非常重要, 因此越多越好, 安排學生幾年專心研究, 幾年教書, 旨在使學生更有競爭力.

最重要的, 是這些學校間早就簽有合約(1980年代開始), 定好一個日期 (4月15日)作為博士班入學回應的最後底線, 各校日期相同, 而且給新生的信有寫明這條合約內容, 就是新生不可以同時接受一家以上的入學許可 (包括獎學金). 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資源浪費. 所以不管你收到多少家, 最後只能去念一家 (好像是廢話); 而還沒去念, 光是回覆說要去, 也是碰不到一毛錢獎學金的. 怎麼說都離 「零點幾億」身價太遠!

第三, 他自稱是「X大XX系創系以來第一位直攻美國XX大學博士班的學生」

英國新近有了new route博士課程, 供大學畢業生直攻博士; 美國則是很早就如此, 很多名校根本沒有碩士班, 只收博士生. 訓練完整. 碩士不一定是必要的. 最好的學生一向是直接申請博士班. 他這話, 從好的方面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從壞的方面看, 是給台灣和台大丟臉. 這本來只是正常程序, 最好的大學最好的學生, 本該如此, 卻說得好像是打破這家美國名校的紀錄. 其實這完全不是特殊榮譽, 也不是破格錄取這位男孩成為博士生 (跳過碩士), 而是這就是一些美國大學的通例 (不設碩士班). 而且, 台灣真的如此人才凋零, 沒有人直攻博士? 只是別人沒出書罷了.

同樣的, 台灣出了一位所謂託福破紀錄的XX魔女 (以及許多其他考場傳奇人物) 其實托福成績沒有破紀錄, 也不是最高分, 只不過最高分的人沒有出書罷了; 還有其他諸多隱瞞或誇大的事實. 然而, 這書中是不會寫的, 因為作者目的明顯的是販賣個人崇拜, 當然不覺得有必要把真相跟讀者分享. 這位作者考試考得好, 而且有技巧會考試, 當然是事實, 無庸置疑. 但是即使考試世界第一也不代表語文和文化程度, 否則美國英文系就請中國大陸的託福和GRE 大王去當家就好了.

媒體就是充滿這樣的蒙蔽功能. 沒聽說過, 在這有即時新聞, 新聞自由氾濫的年代, 新聞越多越快, 我們所能知道的真相卻越有限嗎?

再說, 很多碩士是安慰獎. 就是給念博士班念不下去中途走路的那些, 頒給他們一個安慰獎. 台灣不乏這樣的例子, 只是羞於啟齒, 不讓大家知道罷了.

第四, 化腐朽為神奇, 將慣例說成特例
請看這段:
「不論你現在幾歲、不論你現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出國後想唸哪一所科系、想做研究或走實務路線,你都會發現,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是一本「留學申請葵花寶典」。有了這本書,你將不再需要市面上任何一本留學參考書籍了!為什麼⋯我⋯在全球不景氣的前題下拿到總額XX千萬新台幣的獎學金?為什麼有學校動作頻頻,希望我選擇他們的學校?其中XX大學⋯就有教授來電,說我是top international applicant(外籍生中的佼佼者)?答案都在本書中」

了不起了不起! 先予鼓掌! 再來要解構一下這裡面的誤導性用語. 這篇文字真的太包山包海了. 較好的方式應該是從自己的小小的個人經驗和專業領域出發分享一下有用的經驗, 怎麼能說不管要念啥系走啥路線, 都得聽他的!? 這幾乎是在展示夜郎自大的無知. 這部分的錯誤也許該怪出版社和廣告公司的行銷包裝手法, 但是話說回來, 沒有當事人同意, 能包裝成這樣嗎? 隔行如隔山, 很多領域運作方式完全不同, 台灣已經很小, 實在禁不起這樣的井底窺天, 夜郎自大! 台灣人一向以為學外語就是學美語, 出國就是去美國, 最近則流行去比較容易入學的英國. 台灣人一向以為留學就是念MBA (一卡車的人), 電機電腦資訊, 好學校不外乎MIT和史丹佛, 對於其他一概不知! 所以他這本書才能用這樣的over-generalization而不被質疑.

我只是想說, 一元化的思考, 對小小的台灣島傷害很大. 大家還是抬起頭來看看廣闊的天空, 容納多元的世界吧! 這本書應該把自己精確定位為一個人的申請經驗, 只供有志申請美國 (不是任何北美大學) 的大學的特定學科的學生參考, 而不是所有人. 台灣已經很小, 這種一窩蜂以某種人為榜樣的一元化思考, 真的很危險. 成功的典型和道路沒有別的, 只有念電腦和學MBA, 張忠謀講話也就大聲了. 不說對學界的傷害, 這即使是對業界, 也有很大的傷害, 台灣已經很小了, 根本禁不起這種一窩蜂的現象, 等於把台灣的資源和人才全部侷限於一個小小的領域, 如同把所有的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等著籃子翻倒的一天.

另外, 據說有學校動作頻頻, 要這位留學明星 (是的, 這是華人世界新的明星種類, 僅次於歌星和影星) 去他們學校唸書, 充分顯示這位明星的厲害. 這, 真是化腐朽為神奇. 又把一件慣例講成特例, 變成殊榮 (或虛榮?)!

根據有勇氣的亞歷山大在入學審查委員會上的經驗, 這些所謂「動作頻頻」也就是錄取名單確定後, 系裡秘書根據歷年書信模式 (都有template) 發出信函去說些美美的好聽的話, 鼓勵新生. 不幸台灣新生偏偏要把公式化的信解讀為學校對自己情有獨鍾的情書, 那也沒辦法. 通常主任或負責的教授 (Chair of 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 會打個幾通電話問候, 台灣學生就會受寵若驚, 以為自己是神, 該校沒有自己就會倒店.

我資歷菜的時候也曾經為這些「動作頻頻」的事件鋪路, 例如擬稿子等等. 不知那一頭的各外國學生看了聽了是不是都像台灣學生一像興奮. 更別說我們每年都有top international applicants和top domestic applicants, 正確意思就是正取的國際學生和正取的本國學生, 有別於備取 (waiting list)是也! 但是這位姆唉涕小子一翻, 就變成了「外籍生中的佼佼者」, 厲害厲害!

真正的佼佼者, 一般來說系裡會有經費邀請她(他)來訪, 參觀學校, 和教授同學對談, 以利她(他)作決定. 一般都是兩三天, 包機票住宿, 最後以一頓盛宴收場, 盼望她(他)能選擇該校就讀. 即使不選, 學校也不會就此倒店, 只會得到空出來的資源可以資助其他博士生. 這位佼佼者如果選了該校, 那也很好, 恭喜她(他), 但是不會有甚麼特殊待遇或花冠.

一般研究所入學委員會的運作方式, 都是在錄取信和電話中說很多好話 (要不然難道說壞話!?), 但是歐美學生接到這種信和電話, 從沒當真的, 因為知道是公文形式. 我手頭還有一大堆各式各樣的錄取信, 有我擬的準備寄給新生, 也有塵封已久別校寄給我的, 一封比一封好聽, 都說您是本校千挑萬選的佼佼者云云, 看久了早就麻木, 就是那麼回事.


第五, 以恥辱為光榮, 公然公布推薦信作為範例!

推薦信在歐美學界有效就是因為它的重量: 公平客觀不公開. 被推薦人絕對不能看, 純粹是推薦人和接受申請的委員會 (入學也好獎學金也好研究獎助也好甚至是工作) 之間的書信往來, 在推薦人不去看的前提下, 做客觀公正的推薦. 推薦信一向是機密文件 (confidential), 也是因為這個信任機制, 推薦信才有效!

台灣比較沒有這樣的認識和大環境, 常有教授推說外語不佳或太忙, 要學生自己擬稿送上來, 教授只負責簽名. 這樣的事情很荒謬, 不應該以訛傳訛, 繼續宣傳擴大上一代人的錯誤. 中國和台灣的留學明星出的留學指南, 很多都有推薦信範例一章, 甚至有引以為榮地把教授推薦自己的信公諸大眾的. 這不應該視為一種榮耀, 而是不專業的表現, 是一種恥辱! 也是對教授和整個推薦信制度的不尊重. 如果這些留學明星的書, 被她(他)們去的美國名校看見, 會怎麼樣?

結論: 學習專業倫理比作秀重要!

現在來談談下一則錯誤報導.


==============================
2. 「美加雙料博士」—又一則台灣神話

近日SARS肆虐, 於是在百業蕭條, 各行各業, 各學術領域都遭邊緣化之際, 生化科技和基因研究大紅大紫. 中國時報突然就來了一篇報導國軍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是「美加雙料博士」的新聞. 即使新聞內容和防疫毫無關係, 也無益於疫情發展, 更和SARS疫苗研究扯不上關係, 記者呂昭隆大概以為美加雙料博士是顆定心丸, 可以提振人心吧.

最荒謬的是, 這位記者的算法, 非常神奇, 美國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算是一個博士,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竟然算是第二個博士!? 那現在不景氣, 那些作一兩個post doc (博士後研究) 的傢伙, 不都一個個成了超博士啦?

再說, 一個人絕對不可能有兩個領域相近的博士, 這是學界通例. 申請第二個博士班時, 就會被退回的, 因為大部分學校(除非是學店)都有明文規定, 擁有博士學位者, 不得申請就讀領域相近的博士班, 更不可能獲頒這第二個博士.

請看以下這篇報導, 第二段滿滿的都是博士, 不知詳細列出履歷是用來作甚麼用? 跟新聞內容有關嗎? 大概台灣人一看到博士 (尤其是美國博士) 立刻就下跪吧, 差點沒當神來拜.

2003.05.11 中國時報
所長劉鴻文 美加雙料博士
呂昭隆/調查採訪
國軍預防醫學研究所,隸屬國防醫學院,共分流行病學、細菌學、免疫學、生化學、產程學、病毒學等六個組,同時擁有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4實驗室),現任所長劉鴻文,為國防醫學院醫學士、美國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婦產科男性生殖研究室博士後研究。
劉鴻文對動物實驗亦有深研,曾與所內同仁發表「人類腫瘤移植於裸鼠之飼養探討」等論文。前兩任所長分別是蕭孟芳與王天美,蕭孟芳是英國倫敦大學臨床熱帶醫學系博士,王天美為國防醫學院牙醫學士,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博士。
數年前,預研所首度曝光,係內部發生黑函事件,某前任所長因此調職,外界始知這個神秘單位。 ⋯


看到這裡才知道原來是要報導黑函事件(?). 那標題「所長劉鴻文 美加雙料博士」是甚麼意思? 公布記者的無知?



==============================
3. 「一門八名留美博士」的迷思

以下這則新聞最嚴重的是宣揚完全錯誤的男尊女卑的觀念, 請問記者為何不訪問那據說是自願犧牲的三個女兒, 看看他們是不是心甘情願被犧牲? 不是博士就沒有發言的機會...

第二, 博士就比較了不起? 為什麼這個魏家備受地方敬重只是因為他們一家有八個博士? 還不說都是美國一流學店爛大學的博士咧.

台灣真的病了! 博士崇拜症, 美國崇拜症, 甚麼時候才有好轉的希望? 為了這個病, 台灣已經搞得滿地都是大學, 小小 一個島, 大學和人口比例世界第一. 還不說多數都是不入流的爛大學, 很多不合格的技術學院都突然升等變成大學. 反正只求名字好聽, 其他不管; 學生和社會也是這樣, 要大學證書就對了, 實質不重要.

看看下面這篇報導, 三個被犧牲的女兒連名字也沒有! 她們現在在做甚麼? 為什麼只念到小學畢業? 這樣的父權家庭踐踏女性權益, 竟然還受到地方敬重, 還受到大幅鼓勵性的報導? 這是二十一世紀自稱先進的台灣嗎?


請看新聞:

【2003/05/11 聯合報】
台南縣鹽水鎮竹埔里魏家是地方有名的博士之家,魏德旺、魏王妮英夫婦的長子、次子、兩名媳婦及孫子、孫女、孫女婿、準孫媳婦八人全是留美博士,堪稱是博士之家,十分難得。

魏德旺、魏王妮英夫婦,育有二男三女,三名女兒學歷分別只有國小、國中、高中,長子魏秋男五十九歲,擁有美國天主教大學化工博士學位,目前擔任台化公司高級顧問 ;妻子沈素香是美國農工大學博士,目前在美國太空總署服務。次子魏宏義、溫金鳳夫婦同樣取得美國馬奎克大學博士學位,魏宏義在美國一家大藥廠擔任經理,溫金鳳為美國一所大學教授。

魏宏義的女兒魏麗鵬與她的丈夫李阿俊,同是美國普林斯頓化工博士;魏秋男的次子魏逸傑是美國布朗大學醫學博士,目前在賓州一家醫院擔任住院醫師,與同校的醫學博士吳愛玲已論及婚嫁,婚禮將在最近舉行。一個家族有八名博士,使得魏德旺夫婦在地方上備受尊重。

魏秋男說,他學的是化工,在美國工作是負責化學工廠營運,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在籌備中的台南縣濱南工業區申請設廠,八年前請他回來協助,濱南案沒有下文,原準備回美國,王永慶請他為雲林六輕規畫擴建,而繼續留在台灣,目前妻兒都在美國。他的友人、鹽水鎮代表會主席李逢春、代表魏英錕昨天中午拜訪魏秋男;魏英錕說,魏秋男非常聰明,從小成績就一級棒。

魏秋男說,三、四十年前台灣經濟不是很好,務農的父母要培植孩子很不容易,一大早就得起床,然後忙到晚上,賺的錢又少,父母的偉大絕不是辛苦能形容的;在教育方面,他的三個妹妹犧牲了自己的機會,造就了他與弟弟如今的成就,真要感謝雙親與妹妹們。



==============================
4. 「中國天才少女XX雙修全滿分創牛津大學800年紀錄」—中國童話

繼哈佛女孩, XX大學男孩之後, 來了個少女! 天才美少女!

這已經從神話的領域進到了童話的領域, 因為記者一派天真, 亂寫一通, 只能稱為童話, 給長不大又有博士情結崇洋症的中國人 (還好不是台灣人) 看! 請先看摘錄報導如下:

文章來源:http://shuwu.com/ar/fanti/112477.shtml

久負盛名的英國牛津大學是舉世矚目的國際超一流學府, 建校800多年來,它培養出布萊爾等60多位各國政要精英和3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000年6月28日,牛津大學頒發校長令,把博士學位和6萬英鎊的最高獎學金的殊榮授予中國女孩吳楊,以表彰她在數學和計算機兩個專業11門功課全部名列第一所取得的優異成績。

吳楊,1980年生於中國齊齊哈爾市。1997年6月在齊齊哈爾一中就讀的吳楊衹身來到英國萊斯頓私立學校,經過一年的拼博,於1988年10月以優異的成績被牛津大學錄取。在異地他鄉求學的吳楊,克服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目前,19歲的吳楊是牛津大學二年級唯一穿博士服的學生,在牛津校史的大榜冊上,赫然寫著:吳楊──來自中國。

真是荒謬! 不過這還算保守的. 看看下面這些報導, 就知道神話怎樣變成中國童話:

1.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wuyang.txt
2. http://www.gmw.com.cn/shsb/shsbhomepage.nsf/documentview/2001-09-07-31-9C578B2CB95D8CC848256AC0000DA094?OpenDocument
3. http://www.szclib.org.cn/teenagers/200105/html05/200105-32.htm
4. http://www.crcmagazine.com/crc20010950/guan.htm

笑話看完了, 來破解吧.

首先,大學畢業當然是不可能直接拿個博士學位的, 更別說大學二年級穿上博士服. 這麼可笑的話竟然能出現在報紙上!! 難道說是笑話版!?

只有大學畢業申請直攻博士(進入博士班)。牛津的制度是大學生第一年結束前會考一個 first year exam, 考得好的人可以改穿一種學者服 scholar's gown. 其實說穿了, 牛津大學部學生,常常有穿袍子的機會,像是學院裡面的正式晚餐。但這道袍一般的東西絕對不是博士服,研究生另有一種道袍, 拿到高等學位的還有另外一種。這些都是幾百年的傳統,沒什麼「破記錄」可言。

還有, 牛津的學制不是用百分在算成績, 也不是letter grade (A, B, C⋯), 而是分為first class, second class 等等。

更可笑的是校長頒六萬英鎊的獎學金給她, 六萬英鎊夠她念七八年了, 而牛津大學部還沒有這麼長的學程呢 (大學三年而已)。經查證, 原來第二年她表示交學費有困難,校方資助了六十英鎊給她,這六十英鎊一翻身變成了六萬英鎊! 所謂所有科目都滿分,破了八百年記錄,牛津每年都有幾個十幾歲念大學的天才兒童,這個記錄會留那麼多年等她破嗎? 而且牛津大學部總共三年的課程, 大二也沒有十一科可以考試呢! 至於她是牛津唯一的中國人這條報導, 就更可笑. 她就讀的St. Hughs學院那麼小, 只有她一個中國人是有點可能, 或者她參加的Tutorial (牛津上課方式, 小班討論課) 人少, 其中只有她一個中國人, 那也是有可能的. 說到全牛津就只有她一個中國人的話, 那真是太可笑了. 全牛津只有這麼一個中國土人是真的.

最後, 報導說「當牛津、劍橋兩所世界一流大學同時錄取她」,更加不可能。牛津、劍橋的面試日子刻意排在一起,任何學生不可能同時跑兩邊。

這麼荒謬的笑話, 揭穿了是很可笑, 說起來不學無術的記者是該負責, 但是她和她那些夜郎自大的家人親友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否則媒體去哪兒訪問她是如何地天才, 去哪兒捕風捉影呀?







===========================

從以上四則可笑的報導, 可見處在兩套不同的系統中間時,一方對另一方了解不多的時候,可以如何輕易玩弄, 製造出一個驚天動地的新聞, 讓別人以為你很了不起。本文所批判的華人世界的博士情結與留學明星的現象, 讀者不必太反感,也不必因人廢言, 認為是有勇無謀的亞歷山大酸葡萄心理作祟.

指出錯誤, 不需要任何學位或地位, 只需要清醒的腦袋, 和願意認識真相的心. 任何路人, 路見不平, 都應該有勇氣地指出: 你錯了!

如果以為竟然必須先證明自己比這批小小留學明星更「厲害」, 才有資格說話, 那就是我所批評的名校和博士情結了.

首先, 這些小小留學明星出書, 有沒有甚麼不對? 沒有. 但是至少有兩點嚴重錯誤, 值得指出, 值得反省:

1. 如讀者Frances指出的「過份包裝的個人英雄主義」(請看留言版精彩留言)
「我個人是肯定英文小魔女的英語能力的,也碰巧讀過她寫的哈佛經驗,很遺憾,我覺得那本書正好就是 (亞歷山大批判的) 個人英雄主義的代表作;如果你有唸過那本書就會發現,書中對於學問獲取的描述篇幅是少之又少,反而是她個人在哈佛的優異表現(如何為班上的華人學生爭取發聲機會,如何面試國際公司令人印象深刻等...)占了整本書的一半以上,對於讀書只有每天花了幾小時匆匆帶過,甚至連之後她姐姐的文字也只在讚揚妹妹的優秀;試問,一般讀者閱讀此書後,只看見她出色的表現,卻不見努力的方向,除了崇拜外,對他/她求學的態度有何助益?」

Frances的留言精闢入理, 因此在這裡轉載.

2. 錯誤及誤導資訊
書中除了充斥個人英雄主義和廣告, 難得有一兩頁有留學資訊時, 卻是錯誤及誤導的資訊居多 (請看上面所批評的四大笑話, 神話, 童話). 那到底這樣的書讀著買了有何益處? 花錢「贊助」小明星? 花錢做留學夢?

這些書不是宣稱是留學寶典嗎? 其實卻在販賣個人崇拜! 完全無心於 (當然,也沒有能力) 教導留學知識. 讀者小心了, 看了包裝還要看裡面, 免得花錢浪費時間還得到一肚子大便.


=================================================

胡言亂語一通, 也來做點有建設性的工作, 以上那些是神話童話, 可以考慮不要再讀. 我來推薦一些好書 (放心, 不是我的書, 沒有老王賣瓜的嫌疑), 僅供參考.

進入研究所, 是一個學術生涯 (念研究走向的) 或專業生涯 (念實務走向的) 的開始, 從申請時就不應該再把自己定位為做好功課得A的乖寶寶就滿足了的學生. 要把自己看做是一腳踏入學界或專業的半個教授或半專業人士.

這就是為什麼讀花俏的留學明星的自傳沒有甚麼實用之處的原因了.

以下幾本書, 從入門 (申請) 到出門 (畢業求職) 都講得很中肯, 可以看看. 更重要的, 這些書完全沒有個人英雄主義式的名人包裝, 且作者不是正教授就是入學委員會主任, 這顯示該作者和讀者所生活的文化, 在某方面是比較成熟的. 否則歐美年年有天才, 年年進哈佛牛津, 這種小明星的書豈不是氾濫? 事實是, 這些台灣小小留學明星的書, 如果譯成外文在歐美出版, 絕對成為最大的笑柄.

因為亞歷山大常在人文社會學科打混, 所以推薦的不免偏向這方面, 歡迎推薦其他偏重理工領域生涯規劃的好書. 真的要看如何念研究所, 如何進入名校, 不如看看這些內行人寫的書吧

未按姓氏字母順序 (只依重要性先後)
1. Robert Peters, 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a Ph.D. (New York: Noonday Press, 1992)

2. John A. Goldsmith, John Komlos, and Penny Schine Gold et al, The Chicago Guide to Your Academic Career: A Portable Mentor for Scholars from Graduate School through Tenure (Chicago: Chicago UP, 2001)

3. Ellen Sarkisian, Teaching American Students: A Guide for International Faculty and Teaching Assista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vised Ed. (Cambridge: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4. Margaret Morganroth Gullette ed. The Art and Craft of Teaching (Cambridge: Harvard UP, 1984)

5. Margaret Newhouse, Cracking the Academia Nut: A Guide for Preparing Your Academic Care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97)

6. Robin Derricourt, An Author's Guide to Scholarly Publish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96)

7. Harvard Crimson eds. 50 Successful Harvard Application Essays: With Analysis by the Staff of the Harvard Crimson. (Griffin Trade, 1999)申請大學部可以參考.

8. Christopher Avery, Andrew Fairbanks, Richard Zeckhauser et al, The Early Admissions Game: Joining the Elite (Harvard UP, 2003) 也是供申請大學部參考.


有用且豐富的留學網頁資源:

1. Questions to Ask When Thinking ABout Pursuing a Ph.D.
http://www.phd-survey.org/advice/advice.htm

我多年前曾經回應過這個非營利組織的 博士候選人調查, 覺得他們蒐集統合的資訊, 對想念博士班的人應該很有用. 這組織叫做
The Survey on Doctoral Education and Career Preparation

2. Graduate Student Resources on the Web (密西根大學一個叫 Dan Horn 的博士後研究員建立的)

http://www-personal.umich.edu/%7Edanhorn/graduate.html

我看得最興味盎然的是關於研究所的笑話和漫畫那部分.

3. 這個也是私人的, 叫做 An Applicant's Guide to 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http://dave.burrell.net/guide




族繁不及備載, 請自行繁衍.


[我這篇文章的插圖出自一本實用的留美手冊《為何而來? 聰明學生進入碩博士班的導遊》的封面, Noonday Press 1992年出版, 在英語系國家行之有年, 風評不錯, 一點也不花俏, 但是每條建議都非常中肯, 作者Robert Peters博士以過來人和內行人的身份, 現身說法解開學界這個黑盒子, 不像我所批評的一些書, 只會花巧多端, 且只講如何申請美國研究所都還錯誤百出.]

[其實申請只是整個求學過程的一小部分, 台灣和中國一些暢銷書卻當作個人成功史來大肆宣傳. Peters這本書裡很多最有價值的部分, 是這些華語世界才剛申請上研究所還沒成功畢業的留學名星所無法提供的. 例如研究所是甚麼, 博士學位的歷史沿革和未來, 如何在研究所成功, 如何寫好論文, 如何找工作(從研究所入學第一天就要準備) 等等; 有些台灣學生卻還沈湎於申請上的虛榮和讀這些花俏的留學明星自傳, 不知跟國際上同輩青年競爭對手齊頭並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