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回程的飛機上、欲罷不能的把這本長篇小說看完了。(上次碰到這麼引人入勝、也讓我一口氣在台灣-美東之間長途飛行中看完的長篇小說,是我最愛的Umberto Eco的「傅科擺」)

有很多書,真的要過了25歲再看會比較有感覺。20歲左右的時候看「百年孤寂」時,根本是囫圇吞棗,有看沒有懂,讀畢20多頁就放棄了。隔了十年再重翻,外公也在這段期間過世了,我慢慢理解了家族史的意義,於是,可以順理成章的一路把「百年孤寂」讀完。家裡沒有至親或長輩過世的人,先按耐著別看「百年孤寂」.... 因為這是一本跟生與死息息相關的小說傑作。

回想起來,這十年期間的我,比預期中讀了更多的書,也意外的接觸了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從喬伊斯到米蘭昆德拉,現在可以領會小說的寫作結構了,也對小說的藝術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最近幾年讀的作家當中,有些從不甚欣賞變成了“我的最愛“,也有些作家一直都不得我歡心,比方說,卡爾維諾(也是 Eco的摯友)。

讀完他八本作品,我仍然不怎麼了解卡爾維諾為什麼會那麼出名呢?大學時代老師們都強力推薦「看不見的城市」,不過,我怎麼看都覺得這本書的寫作意圖其實跟建築一點關係也沒有。即使它是一個關於居民行為/ 城市意義的書,但是本質上是它呈現的是一千零一夜式的幻夢。

老師們大概都把建築想得太偉大了,建築與居民行為與城市意義有關,但是反過來說,城市意義與居民行為不見得跟建築有關啊。

卡爾維諾志在實驗小說的新結構,但是這個意圖反而使得他的作品過分雕琢,充滿匠氣,我覺得他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不是小說藝術,而只是小說實驗罷了。藝術品和實驗有層次的高下之分,我給前者更多的評價。或許,稱卡爾維諾為文壇中的實驗家,會比文學家好一點點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O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